本文最后更新于 2024-08-26,这是好久前的文章了

片段一:

1978年,我16岁,正当少年.在人生的这个阶段,读过的书是可以跟人一辈子的.所以,类如浮士德的永恒冲动,曼弗雷德的孤高厌世,还有哈姆雷特的不断怀疑与反省,成为我日后一再提及的永恒记忆.当然,那样年代中的成长并不轻松.物质的匮乏与精神的贫瘠,都使人脆弱而易感.读书无疑加重了这种感触的分量.但当时的感觉,生命本来就需要伤感的滋养.有时对一个情节乃至细节,可以乐至沉酣,又转生悲凉;有时对一个人物及其结局,可以忧郁入深,又反为旷达.这种情绪转换带出的刺激与快感,难以言说.

片段二:

其实,快乐满足的仅是感官,经典满足的才是心灵.每次与经典相遇,其实都是与人性照面,与自己交谈.这一点,他们能 知道并愿意知道吗?特别是,当他们的阅读通常不再及此,并因这种不及,不再认为经典之于人生有多重要的时候.

片段三:

结果自然是令人担忧的.许多孩子除了在中学文学课上读过一些经典(通常是快读速读),在电视上看过一些经典(通常是戏说歪说),再没有开卷有益的经历;杜威视读书为探险,法朗士视读书为壮游,但孩子们只拿书作消遣;笛 卡尔说“读杰出的书籍,有如和过去最杰出的人物促膝交谈”,但他们把与书交谈的时光变成了游戏的时光.于是,这些现象所表明的认知的肤浅,已经造成这个时代思想的贫薄与文化的匮乏,而这种贫薄与匮乏,又必定会延缓和阻碍一个民族的心智成熟.

片段四:

但我们也不失去希望.应该相信,总有一个时刻,人们得安静下来,为人生的意义而苦恼.总有一天,人们得重新认识读书与人生的意义,并由衷地体会到,若自己内心没有的东西,谁都不可能颁赐给你.

片段五:

契合着个人的经历,最近曾再读但丁,《神曲》“地狱篇”的第一段说:“就在我们人生的中途,我在一座昏暗的森林中醒悟过来,因为我在里面迷失了正确的道路.”许多像我这个年龄段的人都有过迷失,借助于种种外力的帮助,最终都走了出来.但在我,读《神曲》本身,就是走出迷途的最好方法.

片段六:

很朴素的道理,因为阅读就是阅世,书生活就是真生活.